{$cfg_webname}
主页 > 土木工程 > 给排暖通 >

某学院培训楼建筑给排水设计(附CAD施工图)

来源:56doc.com  资料编号:5D23003 资料等级:★★★★★ %E8%B5%84%E6%96%99%E7%BC%96%E5%8F%B7%EF%BC%9A5D23003
资料以网页介绍的为准,下载后不会有水印.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之用. 帮助
资料介绍

某学院培训楼建筑给排水设计(附CAD施工图)(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说明书23000字,CAD图纸26张)
1.2 设计内容及设计范围
按照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规定,新建一栋二十一层综合商住楼。要求设计室内给排水工程与土建工程配套,具体项目为:
1.室内给水系统
2.室内排水系统
3.室内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3 拟建项目基础资料
设计说明书
2.1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
2.1.1 生活用水量
2.1.1.1 用水单元
拟建单体建筑楼层用途如下:地下1层为设备用房;地上21层,1层为商场,2至3层为办公室,四层是管道设备层,5至21层为客房。其中,1至4层建筑面积为870.00m2,各有一个公共卫生间,办公层为10m2/人,则每层办公人数为87人,总共174人;设备层每班员工数为3人,为三班制;5至21层为客房,每层有23个标准间,每间按1个床位计算,每层员工数为5人。
2.1.1.2 用水量参数
一层商场,营业面积约640  ,员工及顾客用水量按8L/每 营业面积每日,用水时间为12h,时变化系数 =1.5。2至3层为办公室,用水量为40L/每人每班,用水时间为8h,时变化系数 =1.5。5至21层为客房,每层有23个标准间,每间按1个床位计算,每层员工数为5人。旅客用水量为300L/每床位每日,用水时间为24h,时变化系数 =2.5,;员工为90L/每人每日,用水时间为24h,时变化系数 =2.5。
 

某学院培训楼建筑给排水设计(附CAD施工图)
某学院培训楼建筑给排水设计(附CAD施工图)
某学院培训楼建筑给排水设计(附CAD施工图)
某学院培训楼建筑给排水设计(附CAD施工图)
某学院培训楼建筑给排水设计(附CAD施工图)


目录
第一章 工程设计原始资料    5
1.1 设计依据    5
1.2 设计内容及设计范围    5
1.3 拟建项目基础资料    6
第二章 设计说明书    6
2.1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    6
2.1.1 生活用水量    6
2.1.1.1 用水单元    6
2.1.1.2 用水量参数    6
2.1.2 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分区    7
2.1.2.1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分区的必要性    7
2.1.2.2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方法    7
2.1.2.3 拟建项目给水系统分区    8
2.1.3 生活给水系统供水方式    8
2.1.3.1 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供水方式    8
2.1.3.2 拟建项目给水方式选择    12
2.1.4 变频泵供水方案设计    13
2.1.5 给水管网配水形式    14
2.1.6 低位生活水箱    14
2.1.6.1 低位生活水箱容积及材质    14
2.1.6.2 低位生活水箱配管规定    15
2.1.6.3 低位生活水箱布置    18
2.1.7 室内给水管道布置    19
2.1.8 变频泵组型号及吸、压水管    21
2.1.8.1 变频泵组型号    21
2.1.8.2 变频泵组进、出水管    21
2.2 生活排水系统设计    21
2.2.1 生活污水量    21
2.2.2 排水系统分类、体制及选择    21
2.2.2.1排水系统分类    21
2.2.2.2排水系统体制及选择    22
2.2.2.3 通气系统    23
2.2.3 化粪池设计    24
2.2.3.1 化粪池作用    24
2.2.3.2化粪池容积    24
2.2.4 集水坑及潜污泵    24
2.2.4.1集水坑及潜污泵设计规定    24
2.2.4.2 潜污泵型号    26
2.2.4.3 集水坑尺寸    26
2.3 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    28
2.3.1消防系统设计依据    28
2.3.2 消防用水量及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    28
2.3.2.1 设计依据    28
2.3.2.2 消防用水量及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    29
2.3.3 消火栓系统分区    29
2.3.4 室内消火栓系统布置    29
2.3.4.1 室内消防管网布置    29
2.3.4.2 消防水泵接合器设置    30
2.3.4.3 室内消火栓布置    30
2.3.5 消防水池布置    31
2.3.6 消防高位水箱布置    31
2.3.7 消防泵    32
2.3.7.1 消防泵    32
2.3.8 消火栓及水泵接合器型号    32
2.3.8.1 消火栓    32
2.3.8.2 水泵接合器    32
2.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33
2.4.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依据    33
2.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流量    33
2.4.3喷淋泵及增压稳压设备    33
2.4.3.1 喷淋泵    33
2.4.3.2 喷淋增压稳压设备    34
2.4.4 减压阀    34
2.4.5 湿式报警阀组选型及间距    34
第三章 设计计算书    35
3.1 生活给水系统设计计算    35
3.1.1 生活用水量计算    35
3.1.1.1 拟建项目用水单元    35
3.1.1.2 用水量计算公式    35
3.1.1.3 各分区生活用水量计算    36
3.1.2 低位生活水箱设计    36
3.1.2.1 低位生活水箱容积计算    36
3.1.2.2 水箱规格及布置    37
3.1.2.3 水箱管道管径、标高计算    37
3.1.3 给水系统参数及计算公式    38
3.1.3.1 卫生器具统计及给水设计参数    38
3.1.3.2 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    39
3.1.3.3 生活给水管道的水流速度    39
3.1.3.4 给水管道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40
3.1.3.5水泵扬程计算公式    40
3.1.4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41
3.1.4.1 低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41
3.1.4.2 中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45
3.1.4.3 高区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48
3.1.5 变频泵扬程计算及选型    49
3.1.5.1 中区变频泵扬程计算及选型    49
3.1.5.2 高区变频泵扬程计算及选型    50
3.1.6 变频泵组设计参数    50
3.1.7 水泵吸、压水管计算    51
3.1.7.1 中区变频泵组进、出水管    51
3.1.7.2 高区变频泵组进、出水管    52
3.2 生活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53
3.2.1 化粪池设计计算    53
3.2.1.1 化粪池容积计算公式    53
3.2.1.2 化粪池容积计算    54
3.2.2 生活污水水力计算公式与参数    55
3.2.2.1 生活排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    55
3.2.2.2卫生器具排水设计参数    55
3.2.2.3 排水横管排水能力以及坡度要求    56
3.2.2.4 生活排水立管最大设计排水能力    56
3.2.3 污水管网水力计算    57
3.2.3.1   1至4层公共卫生间污水管网水力计算    57
3.2.3.2   5至21层污水管网水力计算    58
3.2.4 潜污泵及集水坑计算    59
3.2.4.1 潜污泵    59
3.2.4.2 集水坑    60
3.3 消火栓系统设计计算    62
3.3.1 室内消防用水量计算    62
3.3.2 消防水池设计计算    62
3.3.2.1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及消防贮水量    62
3.3.3.1 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计算    64
3.3.3.2 高位消防水箱水位标高及管道设计    64
3.3.4 消火栓保护半径及布置间距     64
3.3.4.1 室内消火栓保护半径计算    64
3.3.4.2 室内消火栓布置    65
3.3.5 消火栓系统水力计算     67
3.3.6消防泵设计选型与计算    70
  3.3.6.1 消防泵选型    70
经过水力计算,最不利点消火栓至消防泵吸水管的沿程水头损失为7.604m,局部水头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算,则局部水头损失为 , 。最不利点消火栓与消防水池最低水位或系统入口管水平中心线的高差H1=70.7m,最不利点消火栓口处所需水压Hxh0=19.98m,所以水泵扬程为:    70
3.3.7消火栓栓口减压计算    71
3.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计算    73
3.4.1 自喷用水量计算    73
3.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计算    73
3.4.2.1 五至二十一层喷淋水力计算    74
图3.8  5-21层喷淋计算草图    75
表3.19   5-21层喷淋计算表    76
3.4.2.2 二至三层喷淋水力计算    77
3.4.3喷淋泵设计选型与计算    83
3.4.3.1 喷淋泵选型    83
3.4.3.2喷淋泵吸、压水管计算    84
3.4.4 喷淋增压稳压设备设计计算    84
3.4.5 减压阀计算    85
3.4.6湿式报警阀组选型及间距    85
3.4.7 水泵接合器计算    85
参考文献    86
致谢    88

推荐资料